鼓勵社會投資可為鐵路貨運十連跌“止血”
交通部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,鐵路貨物發送量連續第十個月下跌。在此背景下,鐵路發展對于融資的渴望更加迫切。(11月28日《第一財經日報》)
近年來,中國鐵路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“香饃饃”,不止如此,還加快了“走出去”的步伐,國家領導人在各種場合,利用各種機會推介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鐵路項目、設備,力圖以此為突破口,實現“中國制造”到“中國創造”的華麗轉身。于是,從土耳其、墨西哥、泰國等歐拉亞各大洲,都可以看到中國高鐵的因素和份量。同時,在當前國家經濟下行壓力下,鐵路投資逆勢而上,已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“火車頭”。今年下半年以來,發改委批復鐵路項目速度驟然加速。2014年鐵路計劃新開工的64個項目已全部完成審批或者核準,年內總計劃投資額超過8000億元的鐵路投資項目初步落定。
64個項目中,包括國家干線鐵路項目32個,另有32個項目屬于鐵路改造等配套項目,這些項目目前也都完成了前期工作的手續,可以在年內開工建設。只是,問題來了,這么多的鐵路建設項目,錢從哪里來?如果資金到位情況比較好,鐵路建設的步伐當然可以邁得又好又快。但受累于全球、全國的經濟疲軟,且眾所周知的鐵路盈利狀況并不好,如果不進一步打開投融資渠道,再好的計劃怕也是鏡中花、水中月。應該說,投融資問題已經不是鐵路總公司單獨能解決的問題。中國鐵路戰略步步升級,但在解決資金短板問題上,一直未見重大突破。李克強總理8月22日考察鐵總時曾明確提出,要求依法探索吸引社會資本參與,體現了中國最高層的決心和戰略意圖。在三個月后,終于等來了好消息。11月26日,國務院發布《國務院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》,提出向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放開城際鐵路、市域(郊)鐵路、資源開發性鐵路和支線鐵路的所有權、經營權,并強調了鐵路發展基金和土地綜合開發利用的部署實施。這可謂是一場讓無數人久等的“及時雨”。
就在11月27日,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數據顯示,10月份鐵路發貨量同比下滑6.6%,這已經是鐵路貨運數據十連跌。與此同時,作為鐵路主要盈利來源的貨運受外部形勢影響持續下滑??梢?,盡管貨運改革作為原鐵道部改組后的開門第一件大事,連月來推出多項改革和創新業務,但以傳統黑貨為主的鐵路貨運始終不敵疲軟的經濟,連連下滑。在貨運不濟的情況下,鐵路發展基金和土地綜合開發兩項融資政策成了鐵路發展的新動力,目前看,兩項政策均有突破性進展,引資指日可待。其實,今年4月份準池鐵路投入運營后,運輸價格就實行市場調節,這是國內放開鐵路運輸價格的首次嘗試。從發改委11月26日的《意見》釋放的信號來看,在鐵路系統更廣泛地實行市場價格機制是未來的方向,這對于其他項目吸引民資有積極的重大作用,不僅能夠為鐵路貨運十連跌“止血”,也終將有利于鐵路行業的良性發展。